距離飯店很近的亞歷山大.內夫斯基教堂,這是昨天傍晚拍的,
昨天天氣還很棒,有太陽,所以拍起來很柔和漂亮,
教堂很大,這是跑很遠從側邊拍的,左邊是大教堂的正面,
可是今天早餐時看了一下,哇~天氣暗暗的,下起雨來了,
早餐吃完後,大家在大門口等著小吳,這時外面下著綿綿細雨,
原本小吳是要帶我們從飯店旁步行到景點,跟昨天到餐廳的路線是一樣的,
但想到下著雨,團里長者這樣步行有點不放心,於是小吳跟司機商量後,
司機開車送我們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旁邊.
路經昨天也看過的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解放者沙皇紀念碑
坐在巴士裡一直注視著外面的雨勢,雖然到教堂不到幾分鐘的車程,
但是心裡還是希望雨勢越小越好,畢竟下著雨走來走去還要拍照還是不方便,
看著路旁街景,商店招牌,讓人想到保加利亞曾經被共產政權統治過,
整個國土混合著東正教教堂及獨裁政權遺留下來的帝國遺跡,
但是保加利亞還是保留原有的古樸與美麗,
首都索菲亞讓我覺得這個名字很有女人味,好聽又容易記得...
亞歷山大 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巴士載我們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旁邊,短短的車程,很快就到了,
下了車,這時雨勢已經變成毛毛細雨了,我們不用撐傘也可以,
雖然天氣是陰陰的下雨天,還是輕鬆踏著雨水的腳步,帶著開心的心情,
在索菲亞市區的景點上好好的享受市區觀光導覽...
下了巴士跟著小吳沿著週邊人行道走到涅夫斯基大教堂正面,
仰頭看著氣勢磅礡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獨特的外型,相當的吸睛,
十字形圓頂的新拜占庭風格教堂,上方高大耀眼鍍金圓頂,鐘樓,
跟昨天天氣好的時候拍起來很不一樣,
陰天看起來的大教堂更有種被獨裁統治過的神祕陰暗的氛圍,
保加利亞在1879年將首都從大特爾諾沃移到今日的索菲亞,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建於1882年,完工於1912年,
教堂命名自13世紀俄國民族英雄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教堂也是要紀念1877年第十次俄.土戰爭時為保加利亞傷亡
的20萬俄軍官兵,這場戰鬥除了促成保加利亞獨立的關鍵戰役,
也是土耳其從巴爾幹半島全面潰退的開始.....
我們進到裡面參觀,裡面拍照要繳約5歐元,小吳說乾脆不要拍好了,
因為繳完費用也沒有收據,而且工作人員會隨時跟你要費用,
雖然沒有拍到,但也是經典之作,
索菲亞市區內可說是教堂林立,但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卻是每個來到保加利亞索菲亞市區一定會安排來參訪的行程.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
它也是巴爾幹半島上第二大教堂,
僅次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聖沙瓦東正教大教堂.
(聖沙瓦大教堂我們到塞爾維亞時也會去參觀)
擺脫蘇聯附庸及共產政權近30年之後,脫胎換骨的保加利亞,
在2007年加入歐盟,並積極展開雙手,迎接各國的觀光客來造訪,
巴爾幹半島的這幾個國家物價相對親民,旅遊資源也很豐富,
我們來到保加利亞雖然尚未開始購物,但是偶而看到商店裡的商品售價,
感覺有令人開心的物價,
保加利亞人口約700萬人 / GDP人均約13,000美元
保加利亞幣值:列佛(BGN) / 1BGN約18元台幣
聖索菲亞教堂(St.Sofia Church)
聖索菲亞教堂就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的右前方,
當你跑遠一點要拍涅夫斯基大教堂時,通常都跑到聖索菲亞教堂前,
涅夫斯基大教堂前是條寬闊的石板路,左右兩邊也是知名教堂,
聖索菲亞教堂是保加利亞的國寶教堂,屬拜占庭式教堂,建於6世紀,
在保加利亞帝國期間,這個建築物被當作是城市的大教堂,
但後來被鄂圖曼帝國當作是清真寺,
由於聖索菲亞代表的是神聖的智慧,而不是歷史的聖人,
教堂內的聖像將索菲亞描繪成一個站在三個分別代表
信仰,希望和愛的女人之上的女人.
所以在我們的想像當中索菲亞這個像是女人的名字,
真的就是代表有愛和希望的女人....
拍完聖索菲亞教堂後,大家陸續走在石板路上跟著小吳再往前走,
其實索菲亞感覺不大,景點也很集中,如果有地圖,
大家順著前方的路走的話,都可以到達景點的,
因為我們跟著小吳走的時候都很快就到達每個景點了,
如果天氣好的話更好遊走索菲亞市區各個美麗景點....
主教宮殿
保加利亞國立美術館
總理辦公室 (就在總統府旁邊,中間隔了眼前這條馬路)
保加利亞總統府
我們邊走耳朵邊聽小吳介紹周邊的景點建築物,
慢慢走著,此時雨暫時停了,我們走到保加利亞的總統府,
這棟總統府感覺很親民,跟一般的建築物差沒多少,沒注意看還不知道,
跟我們國家的總統府差很多,而且大門口看到2位衛兵守護著.
(總統府右邊是馬路,馬路右邊是總理辦公室,
馬路右前方佇立著黑色聖索菲亞雕像)
總統府外觀十分平易近人,隨時都可以從前面走過去,
我們走到這裡時,小吳叫我們在這裡稍待一會兒,
因為待會兒會有衛兵交接儀式,這裡的衛兵是每小時都會定時交換,
我們也看了一下,其實跟我們台灣中正紀念堂的衛兵交換差好多,
這裡只是幾位衛兵走過來然後跟門口的衛兵做交換動作,
交換完動作後,然後他們幾位衛兵就慢慢走回去了,
簡單幾分鐘的衛兵交換儀式....
待會兒看完衛兵交接儀式後,我們要從左邊的鐵門走進去,
我們要去看觀光客必訪的聖喬治羅馬遺址...
國家考古博物館(在總統府門口對面)
聖喬治圓形教堂(St.George Church)
我們從總統府左邊鐵門走進去,走進拱廊後發現這座羅馬遺址,
這座四世紀時羅馬人留下來的遺跡~聖喬治圓形教堂
完全不知道這遺跡是隱藏在總統府的後方,四周被政府機關,
高樓,飯店所包圍,要不是有指引,還真的會錯過這個特別的遺跡,
這是四世紀時羅馬人所建的圓形建築,周圍是四個半圓形的後殿,
前方還有當時澡堂的遺跡,這座教堂在鄂圖曼時期成為清真寺,
直到土耳其人離開後,才恢復原來教堂的面貌,
隱藏在總統府後方,四周被包圍的重要遺跡的聖喬治圓型教堂
聖喬治教堂後方
總統府側邊的門
總統府側邊發現 ~ 保加利亞國徽 ~ 獅子
我們從右邊總統府側門走出來時會看到這條馬路,
正前方的白色建築是~前共產黨總部,左邊建築是總理辦公室,
這條馬路周邊其實連接了許多索菲亞知名景點,只要沿著這馬路走,
再加上手上有地圖的話就可以自由遊走市區的觀光景點.
接著我們往馬路的左後方前進可以看到佇立於馬路中央的
聖索菲亞雕像.
聖索菲亞女神雕像
我們從總統府側邊門走出來後往左邊一看,就可以看到
遠遠佇立於馬路中央的聖索菲亞女神雕像,
此時雨慢慢的有點變大一點點,所以不能走向前拍,
我們只能在人行道上,稍微拉近鏡頭拍了,
她是城市的守護神,雕像穿著黑色長袍,有著金色的皮膚,
右手拿著桂冠,左手拖著一隻貓頭鷹,
象徵和平與希望的女神雕像,
代表著索菲亞這座城市古老悠久的歷史.
拉近一點看聖索菲亞女神雕像
下著毛毛細雨的索菲亞市區街道
接著我們從拍女神雕像的人行道往地下街道走去,
這裡有幾間販賣索菲亞紀念品的商店,
今天沒甚麼觀光客,只有我們團裡的幾位長者在看著商品,
有各式的T恤,紀念磁鐵,購物袋,框畫,人偶,明信片,運動帽,
還有保加利亞的玫瑰相關商品.....等等
聖佩特卡地下教堂
地下街的中央像個中庭般,我們走到中間時就會又看到遺跡,
這座聖佩特卡地下教堂就位在這地下,這地方也是在塞爾迪卡捷運站內,
這座教堂在鄂圖曼統治時期由當地的一位做馬鞍的大師所捐贈建立的,
由於當時的規定可容忍的教堂高度不可以超過馬背上的士兵,
所以教堂因此建於地下,只有一半露在外面,
聖佩卡是一位十一世紀保加利亞的聖徒,也是教堂的守護神,
每年的10月28日是聖佩卡日,
我們沒有進去裡面,據說內部壁畫可看見14,15,17及19世紀
不同風格的壁畫內容,
後面有個傳說,說保加利亞的英雄 Vasil Levski 被土耳其人
在索菲亞殺害後,據說當地人將他埋在這裡.....
我們在地上往地下看這個遺跡,
保加利亞是繼希臘,義大利之後,第三多古蹟的國家,
從公元1年多前就被羅馬帝國所統治,
所以在首都索菲亞當時在7世紀就有人居住了,
當時的城市幾乎都蓋在羅馬帝國的古跡上,
這個據點是索菲亞知名的塞爾迪卡 Serdika Metro 捷運站,
外面所見都是羅馬遺址,據說當時捷運開挖沒多久就看見古蹟,
從1960的捷運規劃,開挖,整建,到1990開通,整拯救花了將近30年...
看完遺跡後,我們要往前方的清真寺.
班亞巴什清真寺 Banya Bashi Mosque
在索菲亞市區內總共有70幾間清真寺,但目前只有這間有真正在運作,
雖然保加利亞有10~15% 的土耳其後裔,但多是穆斯林族群,
在1566年由鄂圖曼時期最偉大的建築師 Mimar Sinan錫南所設計的清真寺,
這座班亞巴什清真寺的名字意是<很多澡堂>的意思,
名字也是來自隔壁建物的中央澡堂,建在地下的天然溫泉上,
班亞巴什清真寺有個15公尺的圓頂跟聳立天際的宣禮塔,
我們沒有進去,只在外面周圍拍照,仰頭看著清真寺的外觀,
聽說寺裡面牆上的藍色磁磚有抄自<可蘭經>的磁磚.
索菲亞歷史博物館
就在班亞巴什清真寺旁邊的博物館,大家真以為這是歷史博物館,
它的前身就是溫泉館,難怪旁邊的清真寺會取名有澡堂之意的名字,
在索菲亞市區內唯一的溫泉館,建於16世紀,但於1986年關閉,
目前變成是索菲亞歷史博物館.......
參觀完索菲亞市區內的景點導覽後,此時雨有稍微在變大了,
還好我們要上巴士了,巴士在清真寺旁的人行道邊等著我們,
接著我們要往下個景點位在索菲亞南邊山麓也是保加利亞
知名東正教堂的博雅納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