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印象派三傑之一
高更 . 保羅
( Gauguin Paul )
1848 - 1903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
2010 . 11 / 27 - 2011 . 2 / 20
將展出
< 永遠的他鄉 - 高更特展 >
自己也希望能抽空去看看 .
高更的畫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
應屬 < 三個大溪地人 > 最有印像了 .
高更他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
高更與梵谷及塞尚並合稱 < 後印象主義三傑 > .
如果要介紹現代藝術,就非得從現代藝術三大先驅—
梵谷、高更、塞尚談起。
梵谷 - 被稱為表現主義的先驅,
高更 - 其象徵與綜合性,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
塞尚 - 則帶出形式的重大革命,因此被稱為立體主義的先驅。
高更˙保羅於1848年6月7日誕生於巴黎。
他的父親克羅維斯是報社記者,母親阿琳則是家庭主婦。
高更他早期作品都是用印象主義手法畫成,
有些是受畢沙羅的影響,
有些是受塞尚影響。
所以他著作的畫曾被評為「憂鬱的調和」.
在1888年這時期 . 高更的畫裡帶有一種深思熟慮的、
構思明確的繪畫風格,
那種具有簡單、均衡的構圖,
以及大膽的採用裝飾性構圖及強烈的色彩效果,
形成象徵式的繪畫技巧。
高更在1890時期的創作 .
比較專注於 < 大溪地女人 > 為題材 .
一個畫面通常都會出現 2 位女性來構圖 .
畫面上展現女性身體比例的特質 .
色彩鮮豔大膽 . 畫裡的女性通常是沉默靜思 . . . . . .
而我也蠻喜歡 這幅 < 三個大溪地人 >
這幅也是高更名畫的代表作 .
畫中站著三個大溪地人 . 色彩呈現鮮豔 .
右方的持花女子眼神一直凝視左方 . 神情莊嚴 .
捧著花束代表善良美得 .
而左方女子則穿著寬鬆外袍 . 眼睛往後看 .
左手拿著慾望的蘋果 . 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
高更在 2 位女人中間 . 安排了一位不露面貌 .
以背呈現的男子 . 2 位女人好像要這位男子做出選擇 .
對這位男子來說好像面臨了重要抉擇 . . . .
馬丁尼克風景 Martinique
丁香花 Lilas
草地上的談話 - 阿凡橋
睡在長沙發上的梅德 . 高更畫像